新干线(日语:新幹線/しんかんせん Shinkansen )是日本的高速铁路系统,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。
1964年10月1日清晨,东海道新干线(东京—新大阪)在东京站9号站台,隆重举行通车剪彩仪式。国铁总裁石田礼助、东京都知事等贵宾一同出席。

当天早上6点整,随着发车铃声响起,首发车ひかり1号(光1号)从东京开往新大阪,ひかり2号从新大阪开往东京,全程515.4公里,分为13站,最高时速210公里,平均时速129公里。东京至大阪的旅行时间由6个半小时缩短至4个小时(第二年缩短至3小时10分钟)。
日本政府于1958年12月批准高速铁路建设项目,东京到大阪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于1959年4月开始建设。东海道新干线投入运营,正好赶上1964年10月10日至10月24日第一届东京奥运会,它成为日本科技的象征。

新干线高达3800亿日元的投资曾引起日本国民“炮轰”,但两年后,它开始盈利,仅用8年,全部投资成本收回,10年间累计盈利达到6600亿日元。一度被贬为“夕阳产业”的铁路,在日本显示出强大生命力。

新干线采用标准轨(1435mm),而【在来线(日语:在来)一词解释为“向来、一直以来(既有线路),对于除新干线以外的旧国营铁路、JR线路、私铁的称呼,轨距大部分主要以1067毫米修建的窄轨】

“新干线”一词首次出现于1940年,1964年投入运营的新干线0系列列车被称为“子弹列车”,0系列新干线列车与子弹相似,速度也很快。半个多世纪过去了,新干线的列车技术也在不断迭代,目前,在本洲地区大概率乘坐的主要列车有N700系列、 E5、E7系列等高速列车。



东海道新干线N700系列

北海道新干线E5系列

北陆新干线&上越新干线 E7 /W7系列(2019年海贝斯飓风水淹报废的新干线车辆即W7)
保障新干线准点安全运行的大脑是东海道新干线的“新干线综合指令所”,这座宽敞的大厅内,由一整面墙壁组成巨大的显示板上,线路、车站及列车现在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。当某列电车可能发生迟延时,便可调度后续列车先行,以此调整运行计划;遭遇大雨或强风时,迅速将停车指令传达到各列电车,以期将迟延或事故防患于未然。若要理解由员工亲眼守护的这种管理体系是如何的优秀,只要看一看新干线可靠的安全性便知分晓。

“Doctor Yellow黄色医生列车”其正式名称是“新干线电气轨道综合检测车”。被人们安心地称为新干线的专职医生,大约以每10天1次的周期在东京与博多之间行驶,以检验架线及铁轨的状态。车辆上搭载的感应器可对设备状态进行诊断,遇到必须解决的问题时,迅速施行维修作业。一般人们很难见到黄医生列车,所以如果偶然看到便觉得非常幸运,因而亲称为“好运电车”。

新干线车内总是保持着整洁的环境,这早已是众口皆碑。在东北及上越新干线最大的始发站及终点站的东京站内,4列站台中列车每隔约4分钟便有一趟列车进出,短短12分钟的停车时间,减去乘客上下车的时间后仅剩7分钟的清扫时间。在这紧迫的时间内要完成更换座椅靠背罩、收集垃圾、打扫地面等一系列作业,在指挥者的带领下,动员团队实力密切配合,顺利完成任务。清扫员工鞠躬迎接并目送列车的场景也让人们领会到“真诚款待”的服务精神,堪称新干线站台上的独特一景。


工作人员反复地练习和总结把打扫列车的工作变成一道风景线
驾驶新干线是什么感觉?“它就像在空中飞翔”
这是73岁的荒木先生在东京郊外的铁路博物馆接受美联社记者的采访时,坐在早期型号的子弹头列车的驾驶室里,模仿当年驾驶列车的情景。史浩荒木在1967年夏天曾经短时间的驾驶过新干线列车,退休后成为日本铁路博物馆代理馆长。

荒木回忆说:“它就像在空中飞翔,就是那种感觉。在天晴的日子,你可以看到富士山。最让人开心的是开到滨名湖铁路桥上的时候,你感觉自己好像在海上行驶。”


1978年的秋天,邓小平访问日本,在访问期间,他特别提出来想坐一坐日本的新干线,记者问他乘坐之后是什么感受,他当时是这么说的。
记者:
怎么样,乘新干线以后有什么想法?
邓小平:
就感觉到快。有催人跑的意思。所以我们现在正合适了。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。



2012年5月19日,为了纪念东北新干线开通30周年,JR东日本将历代新干线列车,拉到枥木县小山车辆段进行展出。左起:E3系、E3系2000番、E1系、200系、E6系、E5系、E4系。
当你在日本旅行时,搭乘新干线是上佳的交通工具。它串联着日本绝大多数的城市,它把旅客安全、快速、准点的送达目的地。